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影視亂亂聊》,內容會集中在我們台灣的連續劇、迷你劇跟電影、短片上,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7/7將在公視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簡單介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公視繼《危險心靈》之後推出的教育主題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其中的五篇故事改編成〈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五個單元劇,每單元有兩集,全劇共十集,是難得的詩選劇、故事選系列劇方式製作。
而編劇找了蔣有竹、洪滋瑩、夏康真、馬千代、費工怡及簡士耕執筆,起初定位為青春偶像劇,但為了衷於原著的創作精神,因此改為微科幻類型,並以「寓言」或平行時空的方式與現實連結。
而在今年三月公布首支超前導影片,由劇中的年輕演員朗誦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作品「先知」中的〈孩子〉,結果引發網友敏感神經,出現了兩邊人馬的大辯論。
由此可知,教育或是親子間互相不被理解的程度有多大,才會引發如此的迴響
改編自作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吳曉樂是一名家教老師,在擔任家教過程看到許多被考試制度綁架的孩子跟家庭,而書寫下來的故事。
相信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因為教育體制下考試與分數的綁架,而失去了許多探索自我的機會,直到有一天自己長大了或成為自己孩子的父母後,卻發現自己從沒選擇過自己想走什麼路、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於是繼續將自己的遺憾寄託在下一代中,變成了一種循環。
導演 團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由導演陳慧翎帶領《那年,雨不停國》製作團隊一起完成的作品。
成為一名母親的陳慧翎,讀了吳曉樂的原著,對於書中描繪追求分數與成功的變態社會,所產生的扭曲親子關係感到震撼,她期望透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能夠深入探討複雜性與黑暗面,讓觀眾透過五篇血淋淋的寓言產生反思。
五部單元劇簡單介紹內容
接下來,我簡單的介紹這五部單元劇的大綱
媽媽的遙控器:
敘述的是主角的母親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她和主角父親離婚,工作又出了大包,還發現了最聽話的主角做了假成績單欺騙她,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一敗塗地,接著一位陌生西裝男子出現在他面前,給了他一個遙控器,接著就母親透過遙控器一直不斷的要求兒子修正錯誤行為。
貓的孩子:
以高中生主角被受父母升學主義至上的教育方式所折磨著,他總渴望著母親的關愛與擁抱,卻得在家族人人都是教育菁英的壓力下被迫承受那已不堪負荷的壓力。某天主角發現他只要在平行時空殺死一隻貓,她的成績就可以進步,於是一步步踏入了駭人的情境。
茉莉的最後一天:
描述高材生茉莉為符合母親期待,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進而求助心理醫生的故事,最後還是自殺了。
而母親為了要了解女兒自殺的原因,透過科學儀器解讀死去女兒生前的腦波影像。
孔雀:
小康家庭的十六歲少女巧藝,在母親美琪的堅持下進入私立維德中學就讀,在這所充滿有錢人的學校裡,她始終覺得自己和同學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校園裡養的孔雀突然對她開口,說可以實現巧藝所有的願望,只要巧藝願意拿「一點點的自己」來交換。於是身體與行為變得越來越像孔雀,
媽媽得知後竟說:
「這社會上大家都在忍耐,
一時的忍耐換一時的幸福,這很值得啊!」
必須過動:
敘述未來世界中胚胎由國家掌控,人們將按照鑑定考試分數分配住房與工作。
15歲的若娃必須在鑑定考上獲得高分,才能讓擁有模範母親金質勳章的媽媽,
繼續住在優質住宅。當媽媽意識到若娃可能不會通過鑑定,決定不擇手段證明女兒患有過動症,讓女兒成為瑕疵胚胎並遭受國家銷毀,讓自己再重領新的胚胎,以捍衛自己「好母親」的身分。
7/7首播 媽媽的遙控器
7/7首播的是媽媽的遙控器,接下來我將做一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專題,於每部單元劇播出後,針對此單元劇做詳細的見解及說明。